复合加工机床的发展历史
发布日期:2012-10-26 兰生客服中心 浏览:4894
1845年美国丁'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911年美国格林里公司为汽车零件加工开发了第一台组合机床。1952年三轴数控铣床研制成功。1958年美国KT公司研制出带有刀具自动交换装置的加工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工序集中的加工方法的发展。
复合加工及其制造装备的出现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真正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成为制造技术的主流后出现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加工中心功能和结构的完善,显示了这种工序集中数控机床的优越性,开始出现车削中心、磨削中心等,使复合加工得到扩展而不再局限于镗、铣等工序。90年代后期又进一步发展了车铣中心、铣车中心、车磨中心等,近年来又出现由激光、电火花和超声波等特种加工方法与切削、磨削加工方法组合的复合机床,使复合加工技术成为推动机床结构和制造工艺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
大直径薄壁零件的磨削加工
在拖式混凝土泵车中,有一种典型的大直径薄壁零件——中间套,其内孔直径为202mm,外径为212mm,壁厚仅为5mm,且该零件各尺寸之间的形位精度要求较高,外圆表面粗糙度Ra要求为0.4µm,外圆圆度误差要求小于0.010mm。由
2013-09-10 -
钢结硬质合金的精密镜面磨削
钢结硬质合金是以工具钢或合金钢为粘结相,以难熔金属碳化物(主要是WC、TiC)作硬质相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的,其组织特点是微细的硬质相晶粒弥散地分布于钢基中。合金中的硬质相主要赋予材料以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粘结相又赋予材料以钢的性能,因而使钢
2013-09-10 -
叶片的蠕动成型磨削案例
德国彼特沃尔特斯公司是单、双面精密磨削、研磨、抛光、平面珩磨、去毛刺等平面工件加工领域全球领先的设备制造商。 Macro蠕动成型磨床是德国peter-wolters旗下的重要产品,被广泛使用在几乎所有的精密机械组件。当客户需要精密轮廓,
2013-09-10 -
拨线钳的蠕动成型磨削
Macro-SI是德国peter-wolters的Macro系列中蠕动成型磨床之一,Macro是世界的顶级品牌,在成型磨削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以下是Macro-SI蠕动成型磨床对拨线钳磨削加工的案例: 工件:拨线钳 材料:弹簧钢
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