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切削的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发布日期:2012-10-22    兰生客服中心    浏览:6426

  在切削过程中,切削热的来源是剪切面区域材料变形所做的功和前、后刀面所做的摩擦功,如图1所示。

图1 切削热的来源

  一部分切削热传到切屑中被切屑带走;一部分热传到工件中;还有一部分热传到刀具中(图1)。据研究,当切削速度提高后,传入切屑而被切屑带走的热量份额加多,而传入工件和刀具的热量份额减小,故工件、刀具升温并不大。

  日本人用P10立铣刀,切削45钢和A15025铝合金,ap=2mm, f=0.12mm/r。图2为切削热的分配比率。

图2 切削热分配比率

  某大学做了类似的切削热分配比率曲线(图3)。工件材料为45钢(热轧),车刀用YT15刀片,ap=0.8mm, f=0.12mm/r, v =400~800m/min。如图3所示,当v=400m/min时,Rc=49.4%, Rw=46.7%, RT=3.9%。当v=800m/min时, Rc=69.4%,Rw=28.7%, RT=2.3%。故在高速时RW与RT均显著减小。

图3 切削热分配比率

  Rc、Rw和RT只能说明切削热分配比率,最重要的还是前刀面―切屑和后刀面―工件界面上的切削温度或与之接近部位的温度。切削温度的测量很困难,常用的有自然热电偶、人工热电偶和红外线幅射法。

  某高校做了调质钢与淬硬钢的车削温度试验。调质钢:ap=0.2~0.5mm, f=0.2~0.5mm/r, v=700~1000m/min。淬硬钢:ap=0.15~0.3mm,f=0.1~0.25mm/r,

  v =100~400m/min。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温度,其结果如表所示。

表 高速车削切削温度经验公式

  看来,表中的数据尚值得推敲。

  过去,在切削速度小于200m/min时车削45钢时,切削温度三因素公式为

  θ=C v0.41f 0.14ap0.04

  某大学用人工热电偶法测量高速下的铣削温度,其结果如图4、图5所示:

图4 铣削温度(45钢)

图5 铣削温度(铝合金5A02)

  德国萨洛蒙(Carl J. Salomon)博士于1924~1931年用大直径圆锯片对有色金属进行了铣锯切削试验。发现,当切削速度增加,切削温度提高,到一定的切削速度,切削温度最高;再提高切削速度,切削温度反而下降(图6)。后来,又将此现象推广到其他工件材料。当时的试验数据后来全部丢失,工作人员已经无存,用什么方法测温也不清楚。很多人认为图中的曲线不可信。多数人认为,切削温度不存在一个最高值(峰点),切削速度提到很高时,切削温度仍应缓慢上升。

图6 Salomon的高速切削温度曲线

  某大学研制了一台高速锯床,用高速钢锯片(直径φ200mm,厚3mm,60刀齿),最高转速为24000r/min,用以锯切低碳钢管(φ20mm,厚1.5mm)和铝板(厚10mm),进行了测力、测温的试验,最高切削速度达每分钟万米以上。因锯切切削面积不固定,切削时间很短,力、温测量不易测准,但是沈阳理工大学所做的工作仍是十分可贵的。

  某大学用SG-4陶瓷工具端铣T10A淬硬工具钢(HRC58~65),v=110~177m/min, ap=0.1~0.5mm, fz=0.05~0.127mm/z, 铣削宽度B=40、70、100mm,铣刀直径do=160、125、80mm,切削温度θ=17.5 v 1.55 ap0.91 fz1.44 B0.46do-0.31(℃)。

  某大学还做了陶瓷刀具车削几种硬材料的切削温度试验。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