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和高温合金钢加工过程存在难度探讨
发布日期:2012-10-28 兰生客服中心 浏览:4601
在煤矿机械中存在用不锈钢和高温合金钢加工制作的一些零部件,这些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
不锈钢按金相组织分有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3种。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以Cr为主,经常在淬火?回火或退火状态下使用,综合机械性能适中,切削加工一般不太难。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以Cr、Ni等元素为主,淬火后呈奥氏体组织,切削加工性比较差,主要表现在:
塑性大,加工硬化很严重,易生成积屑瘤使加工表面质量恶化,切削力约比45钢高25%。加工表面硬化程度及硬化层深度大。
导热系数小,只为45钢的1/3,因此产生的热量多,且又不易传出,造成切削温度高。
切削温度高,加工硬化严重,加上钢中碳化物形成硬质夹杂物,又易与刀具发生冷焊,故刀具磨损快。
2、高温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
高温合金钢按其化学成分有Fe基、Ni基、Co基3种,并含有许多高熔点合金元素,它们与其他合金构成纯度高、组织致密的奥氏体合金。有些元素又与非金属元素C、N、O等结合成比重小,熔点高的高硬度化合物,还能形成一些具有一定韧性的高硬度的金属间化合物,同时有些合金元素进入固溶体,使基体强化。高温合金经长期时效后,又能从固溶体中析出硬质相,进一步使晶格歪扭,这不仅增大了塑性变形阻力,而且由于硬质颗粒的存在,加剧了刀具的磨损。高温合金钢的加工有如下特性:
强度较高又由于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强,所以切削力很大。
硬度较高,尤其高温硬度高于其他金属材料,加工时由于塑性变形而进一步硬化。
导热系数小,只为45钢的1/3-1/4。
合金中的高硬度化合物构成硬质点,进一步加剧刀具的磨损。
在中、低切削速度下,易与刀具发生冷焊。在高温下又使刀具发生剧烈的扩散磨损。
3、结语
YT类硬质合金刀具不宜用于加工奥氏体不锈钢和高温合金钢,因为YT类硬质合金中的Ti元素易与工件材料中的Ti元素发生亲和而导致冷焊,在高温下还加剧了扩散磨损,一般宜采用YG类、YH类或YW类硬质合金。加工奥氏体不锈钢时,宜采用较大的前角(一般g0=15-30°)与中等的切削速度(v=50-80m/min)。加工高温合金钢时,宜采用偏小前角(g0=0-10°)以提高切削刃的强度,与偏低的切削速度(v=30-50m/min)。不论加工奥氏体不锈钢或高温合金钢,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均宜适当增大,避免切削刃和刀尖划过硬化层,对切削液应采用极压切削油或极压乳化液,同时采用喷雾冷却办法,以降低切削温度。
上一篇:数控车削不锈钢螺纹的加工方法
下一篇:自动车床车削3Cr13不锈钢的难点及对策
-
高温合金的难加工主要特点
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材料很大一部分是Ni基高温合金,属于难加工材料中很难加工的材料,且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为车削加工,其相对切削性能小于0.2(正火状态45#钢的相对加工性能为1)。 高温合金的难加工主要特点: 1. 切削力大。高温合金的
2013-09-10 -
钛合金薄壁件的车削加工
某航空发动机易损件,最小壁厚为2mm,总长400mm,是一个典型长薄壁件。技术要求较高: 1、孔径公差为0.046, 2、外圆公差为0.03, 3、表面粗糙度Ra为1.6。 为保证壁厚差,孔与外圆必须同轴,加工难度较大。材料
2013-09-10 -
盘形薄壁零件的车刀角度的设定
在生产实际中盘形薄壁零件应用较广。由于工件较薄,刚性较差,采用常规的切削加工方法,受轴向切削力和热变形的影响,工件会出现弯曲变形,很难达到技术要求,产品合格率极低。因此,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十分必要。传统方法采用内孔及端面定位,先加
2013-09-10 -
钛合金零件的深孔螺纹加工
深孔攻丝意味着攻丝深度大于丝锥直径的1.5倍以上。如当用一只直径为1/4″的丝锥加工深度为3/8″的螺纹时,这种情况通常称为深孔攻丝。 在钛合金零件上进行深孔攻丝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如果在一个接近完工的零件上,由于丝锥破损产生的刮削作用
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