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晶金刚石PCD研磨机理

发布日期:2013-09-10    兰生客服中心    浏览:3973

  为了弄清产生上述试验结果的原因,需对PCD材料去除机理进行探讨。

  一、湿研磨去除机理

  图4、图5分别为PCD未研磨、湿研磨表面形貌的SEM照片。由图可知,湿研磨表面虽也凹凸不平,但与未研磨表面凹凸状态完全不同,明显存在大量的剥落坑。这种现象说明PCD表面发生了脆性去除。笔者认为其脆性去除方式是动载脆性去除(即疲劳脆性去除)而不是静载脆性去除。这是因为研磨状态下法向载荷F较小(20N),作用在PDD表面上的应力大大低于静载荷下产生裂纹的极限应力值,因此基本不会发生静载脆性去除。但英国学者coopr曾通过试验指出:金刚石在冲击载荷的循环作用下,产生裂纹的应力值大大低于所需的静应力。而研磨过程中PCD片承受的是交变冲击载荷,因此将会产生疲劳脆性去除。湿研磨时PCD材料的脆性去除方式正是这种疲劳脆性去除。在图5中同时还可观察到局部平滑区,这是PCD局部发生热化学去除的结果。因湿研磨时虽然冷却液加在研磨区内,PCD表面与砂轮间产生的摩擦热大部分被冷却液带走,研磨区平均温度较低,但仍会产生局部高温接触点,使此处PCD材料产生氧化、石墨化的热化学去除。由此可见,PCD材料湿研磨时,其去除机理以疲劳脆性去除为主,同时存在局部的热化学去除。

图4 PCD未研磨表面形貌                       图5 PCD湿研磨表面形貌

  二、干研磨去除机理

  PCD干研磨表面的SEM照片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看到其表面呈平滑形貌,基本无剥落坑,说明干研磨时PCD材料基本不发生疲劳脆性去除。

图6 PCD干研磨表面形貌

  干研磨时PCD材料去除机理应以热化学去除为主。这是因为干研磨时冷却液未加在研磨区,PCD材料表面与砂轮中金刚石磨粒间产生的摩擦热只能通过PCD片和砂轮扩散出去,所以研磨区平均温度较高。另外,在高温非高压条件下,石墨或无定形碳是热力学上碳的稳定结构,金刚石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T>350℃)而降低,且研磨是在空气氛围下进行,PCD材料表面将会发生氧化、石墨化,同时表面还会产生一定的硬度软化层。同时砂轮中金刚石磨粒也将发生氧化、石墨化,产生硬度软化层,但程度较轻,且磨粒硬度高于PCD软化层硬度。因为干研磨时冷却液加在砂轮非工作层的基体上,砂轮中金刚石磨粒初始温度较低,因此磨粒工作温度比PCD片低;另外,磨粒瞬时通过研磨区,其保温时间比PCD片短,有研究表明:温度不变,金刚石烧失率随着保温时间呈线性增加;而且PCD材料中残存触媒钻等,在高温非高压条件下又进一步促使其产生氧化、石墨化和硬度软化。所以,干研磨时PCD材料的热化学去除包括PCD表面氧化、石墨化去除以及因磨粒硬度高于PCD软化层硬度而产生一定的机械去除,由于产生机械去除的原因是热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此称为机械热去除。

  综上所述,由于干、湿研磨时PCD材料去除机理不同,从而导致干、湿研磨时材料去除率明显不同,即Q干>Q湿。湿研磨时材料去除机理以疲劳脆性去除为主,而干研磨时材料去除机理以热化学去除为主,基本不发生疲劳脆性去除,所以湿研磨不能使PCD表面达到镜面,而干研磨当砂轮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使PCD表面达到镜面。干研磨时,随着法向载荷F的增大,研磨区温度将升高,PCD材料更易产生热化学去除,所以其去除率口随着法向载荷F的增大而增加(见图3)。由耶格尔的观点可知:温升与载荷F成正比。因此,材料去除率Q应与F基本成正比,但图3中却存在折点A(F=15N),这与耶格尔的观点并不矛盾,只是以折点A为分界点,PCD材料的热化学去除方式发生变化而已。当F≤15N时,由于法向载荷F较小,研磨区平均温度T<750℃,因此其热化学去除将以机械热去除方式为主,以局部氧化、石墨化去除方式为辅;当F>15N时,研磨区平均温度T>750℃,其热化学去除将同时以PCD表面氧化、石墨化及机械热去除方式进行,因此材料去除率远大于F≤15N时的去除率。

  从上述分析可知:只有干研磨才能使PCD表面达到镜面,而PCD干研磨时材料的去除机理是热化学去除,因此可以尝试采用价格低廉、熔点较高的非金刚石磨粒的砂轮进行研磨加工,以降低PCD刀具的加工成本;干研磨时,高材料去除率必然带来研磨后PCD表面硬度软化加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CD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PCD表面的镜面加工应采用逐渐减载的干研磨工艺,既可保持较高的研磨效率,又可降低研磨后表面硬度的软化程度。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