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轮车削加工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发布日期:2013-09-10 兰生客服中心 浏览:4766
辊轮是轧钢机上的主要零件,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且表面被高速、高温红钢摩擦,要求其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同时也须有足够的韧性,以防止受冲击而破碎。
鉴于辊轮的特殊用途,决定了它的材质必须具备:
1、高速耐磨性;
2、足够的红硬性;
3、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近似白口铸铁较为合适。但由于此材质一般为铸态使用,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铸造缺陷,且硬度可达50~60HRC,加上辊轮(如附图所示)同轴度要求较高,这给车削加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附图 辊轮
一、合理选择刀具牌号
辊轮材质的强度、硬度已达到普通硬质合金刀具(YT)的强度和硬度,故普通刀具根本无法正常切削,虽然可以通过调质处理适当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但成本太大,周期较长,因此还是选择了铸态直接加工。通过对各种高硬度刀具(包括陶瓷刀具和进口刀具)进行试切加工和反复比较,最后选定了硬度和耐磨性均符合切削要求且价格相对较低的YS8牌号车刀进行车削加工。当然对于使用后需修复的辊轮,由于在使用过程相当于一次次地冷作硬化和淬火,硬度特高,YS8也无法切削的情况下,我们采用陶瓷刀片进行修复加工。
二、合理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因为毛坯中有相当的Cr,Mo等元素,其塑性好,强度、硬度高,变形抗力大,切削力比普通钢材高2~3倍,切削热也随之增加,导热率低,散热困难,切削区温度极高,极易损坏刀具。加之毛坯是铸件,存在着诸如表面硬皮、气孔、砂眼、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等缺陷,这样必然导致加工的不稳定性增大,刀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针对这些因素,我们通过合理选择切削参数来改善切削加工过程。
1、粗加工
粗加工时其加工表面余量不均匀,毛坯表面有硬皮,因此应选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而切削深度越大,其产生的切削热量就越高,刀具承受的切削力就越大,为使刀具能承受足够的压应力,采用负前角和负刃倾角(0°~-5°)来增加刀具的刚性;后角一般在6°~8°之间,主偏角在10°~30°之间,副偏角在10°~15°之间。因毛坯硬度高,散热性差,故在粗车时还是采用了低速(80r/min),小进给量(0.15mm/r)来适当降低切削力,切削深度选在2~3mm之间。
2、精加工
因为切削深度较小,切削力较小,切削热量小,为了提高表面质量,采用较大前角,后角取大值10°,尽可能减少刀具与工件的摩擦和挤压,以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主偏角在10°~30°之间;副偏角在5°~10°之间,为了避免切屑流出划伤已加工的表面,采用正的刃倾角取0°~5°之间,采用较高的主轴转速(120r/min),小的切削深度(0.2~0.3mm)和小的进给量0.1mm/r。
3、圆弧面加工
车削外圆、内孔及总长时,在普通车床上加工较经济实惠,但圆弧面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尺寸就不易保证,所以辊轮的圆弧面由数控车床来完成。针对毛坯余量不均,材质硬,编程时通过增加走刀次数,设定低主轴转速、小进给量。针对砂眼、气孔易使刀头崩刃的情况,编程时每走一刀前设置程序起点,避免每次走刀崩刃后加工程序“从头开始”如此可节省大量时间,减少“无用功”来提高生产效率。
上一篇:金刚石车削的应用范围和技术参数
下一篇:高锰钢切削刀具的材料
-
高温合金的难加工主要特点
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材料很大一部分是Ni基高温合金,属于难加工材料中很难加工的材料,且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为车削加工,其相对切削性能小于0.2(正火状态45#钢的相对加工性能为1)。 高温合金的难加工主要特点: 1. 切削力大。高温合金的
2013-09-10 -
钛合金薄壁件的车削加工
某航空发动机易损件,最小壁厚为2mm,总长400mm,是一个典型长薄壁件。技术要求较高: 1、孔径公差为0.046, 2、外圆公差为0.03, 3、表面粗糙度Ra为1.6。 为保证壁厚差,孔与外圆必须同轴,加工难度较大。材料
2013-09-10 -
盘形薄壁零件的车刀角度的设定
在生产实际中盘形薄壁零件应用较广。由于工件较薄,刚性较差,采用常规的切削加工方法,受轴向切削力和热变形的影响,工件会出现弯曲变形,很难达到技术要求,产品合格率极低。因此,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十分必要。传统方法采用内孔及端面定位,先加
2013-09-10 -
钛合金零件的深孔螺纹加工
深孔攻丝意味着攻丝深度大于丝锥直径的1.5倍以上。如当用一只直径为1/4″的丝锥加工深度为3/8″的螺纹时,这种情况通常称为深孔攻丝。 在钛合金零件上进行深孔攻丝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如果在一个接近完工的零件上,由于丝锥破损产生的刮削作用
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