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叶片加工刀具轨迹的显示验证法
发布日期:2013-09-05 兰生客服中心 浏览:5494
叶片加工程序最常用的验证方法是刀具轨迹的显示验证法,即将刀位数据(刀心坐标与刀轴矢量)的线框显示出来,判断刀位轨迹是否连续,检查刀位计算是否正确,然后将刀位数据与被加工表面的线框图一起显示出来,从而判断刀位轨迹正确与否,走刀路线、进退刀的方式是否合理。
其基本思想是:从曲面造型结果中取出所有加工表面及相关型面,从刀位计算结果(刀位文件)中取出刀位轨迹信息,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进行显示,或在所选择的刀位点上放上刀具模型,然后使刀具模型沿走刀轨迹运动,从而判断刀位轨迹上的刀心位置、刀轴矢量、刀具与被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以及进退刀方式是否合理。
一、刀位轨迹显示验证
叶片刀位轨迹显示验证方法:当叶片的数控加工程序生成后,将刀位轨迹在图形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从而判断刀位轨迹是否正确。其中,应先去除数控加工程序中的进给速度、刀具选择、程序行行号等信息,只显示验证信息。然后对刀具轨迹信息进行“反后置处理”,得到含有刀位轨迹信息的数控加工程序后,绘制刀位轨迹。现在以几行加工大叶片进、出汽边的四坐标数控加工程序来说明这一点:
N0005X-25.875Y34.678Z34.78A26.68F200N0006X-29.911Y34.789Z35.067A28.98N0007X-34.023Y34.987Z35.453A31.45
该程序中的三坐标值X,Y,Z是旋转台旋转A角度之后的值,若求加工该点时的刀位坐标,则应进行以下“反后置处理”计算
x1=xy1=ycos(-A)+zsin(-A)z1=-ysin(-A)+zcos(-A)
通过计算得到的(x1,y1,z1)即为刀位点坐标,便可用此刀位文件绘制刀位轨迹。
刀位轨迹显示验证的判断原则:
1、刀位轨迹是否连续;•刀位起点是否合理;
2、刀位轨迹是否光滑连接;
3、刀位轨迹是否交叉;
4、空行程是否必要;
5、刀轴矢量是否有突变现象;
6、凹凸点处的刀位轨迹连接是否合理;
7、组合曲面加工时刀位轨迹是否合理;
8、走刀方向是否符合曲面的造型。
二、加工表面与刀位轨迹的组合显示验证
组合显示验证的基本方法:将刀位轨迹与加工表面的线框同时显示在图形显示器上,从而判断刀位轨迹是否正确,走刀路线、进退方式是否合理。
组合显示验证方法的判断原则:
1、刀位轨迹与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是否合理;
2、刀位轨迹的偏置方向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3、刀具与加工表面之间是否有干涉;
4、进退刀位及方式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显示验证方法是一种适合叶片型面尤其叶顶、叶根圆角部位刀位轨迹验证的方法,它具有直观性强、实现方便、尤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旋转从三个坐标方向观测比较准确。
-
高速五轴加工中心在汽车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导读:现在汽车模具对模具的表面质量和切削加工速度所提出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应用五轴数控系统加工带有三维曲线的平面时可以取得最佳切削状态,在机床加工区域内的任意位置通过刀具轴的设置角度改变,加工不同的几何形状。 三轴加工中心做深腔模具加
2014-10-15 -
电解红铜薄壁电极的基本外形铣削加工
曲面薄壁电极多广泛用于注塑模具、压铸模具的制造中,其作用为形成产品的薄片形状,如摩托车发动机中的散热片、电脑机箱内的铝合金散热片及音响产品的电源散热窗口形状等。如图1所示。 一、曲面薄壁电极一般特点是: 1、电极高度较高,最高
2013-09-10 -
薄壁电极曲面的铣削加工
对于电解红铜薄壁电极的曲面铣削加工分两个部分: 一、电极曲面粗铣 使用SurfaceRoughPocket编程即曲面粗加工的形式进行曲面粗铣削,如图3所示,为节省时问仍继续使用φ16mm端铣刀,转速1200r/min,进给速度νf=
2013-09-10 -
薄壁电极曲面精加工
在曲面精加工之后再进行薄壁形状的精加工成形,如果先加工外形轮廓后加工顶部曲面,则此时薄壁形状太高,在刀具切削力的作用下铜电极顶部常会发生变形弯曲,造成加工失败,这也是薄片电极加工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由于薄片之间为5.0mm窄槽,只能用
2013-09-10